学术交流
梁展研究员“世界文学作为话语实践”讲座回顾
(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庆-文学院高端系列讲座)
发布时间:2023-11-06 浏览人次:

20231027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梁展研究员受邀来我院做题为世界文学作为话语实践的讲座,该讲座是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庆学术活动文学院高端系列讲座之一。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裴亮副教授主持,陈溪副教授担任与谈人,文学院张晶、孙大坤、安生等老师以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共同聆听了讲座。

讲座开头,梁展老师提出世界文学应该理解为应对每一个时代世界政治文化危机而出现的一种话语实践。梁老师一反传统认知,认为世界文学这一概念从起源来说,其实带有欧洲中心主义色彩与西方中心指代范围。因此今天我们去理解世界文学概念,一定要结合世界文学提出者所具有的社会历史语境和政治立场,把文学的概念史作为话语实践的历史进行反思。

随后,梁老师谈论了全球史视角下世界文学概念发生的变化。结合德国历史学家塞巴斯蒂安·康拉德的《全球史是什么》等相关主题著作,梁老师提示我们,全球史强调联结性和全球化结果、影响,是对之前的世界文学的观念的一种发展和矫正。而后来的学者有意从欧洲的外部(主要是东方)来寻求欧洲工业革命动力的起源,打破欧洲中心的文化思维模式,并将之前主要集中于时间性的文化关系思考转向空间性联结的考察,着重用欧洲与其它地区的互动交流来解释现代化的进程。

接下来,梁老师指出,从民族文学到真正的世界文学转向中,当下我国的世界文学教育多属于他者文学的孤立研究,缺少对不同国家文学间互动性和交流性的关注。事实上,世界学作为一个整体是基于东西方文学交流的世界性进程形成的形态,世界文学的概念变化史就是一部全球史。

梁老师继而谈到了如何对待和推动世界文学概念更新和应用的问题,即:世界文学话语实践的未来在何处?梁老师提到齐美尔、韦伯等人对欧洲文化危机的洞察——知识和文化产品与人的内在精神创造力的脱节,以及卡西尔等哲学家对此问题的不同看法和回应。对此,梁老师特别例举了20世纪5060年代掀起的亚非拉文学翻译运动,对于新中国力图摆脱西方文化殖民的意义,以及从1950年开始建立的亚非作家思想同盟如何有意运用世界文学话语来更新人文普适价值,再次证明和重申:世界文学的提出都是应对特定时段发生的全球性危机的具体文化策略,也应意识到我们今天对世界文学的概念、实践和动机所做的任何努力都有可能极大地影响世界文学未来范式、格局和现实的形成。

最后,在场师生就世界文学的多元性和内部对抗性、亚洲现代文学的世界影响、全球阅读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不同作家群文学生态等话题进行了提问与讨论。(撰稿:韩丹炀 邀请人:涂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