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二室与武汉大学文学院主办、武汉大学文学院承办的“汉语语法史研究高端论坛(2018)”于3月23-25日在珞珈山庄举办。来自法国国家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高雄师范大学等海内外20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武汉大学文学院涂险峰院长、于亭副院长出席了此次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萧红教授主持,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涂险峰教授致欢迎辞,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吴福祥教授致开幕辞。涂险峰院长指出,汉语语法史研究百年以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显示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武汉大学文学院素有汉语史研究的传统趣旨,热忱欢迎各位与会专家的到来。吴福祥教授回顾了汉语语法史高端论坛的发展历程,该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牵头,自2015年始已成功举办三届,本次论坛为第四届。论坛规模小,层次高,水平高,邀请一线一流的专家就汉语语法史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展开讨论,致力于促进汉语语法史研究的发展,为热爱汉语语法研究的专家学者搭建一个学术氛围良好的交流平台。
此次论坛共收到论文31篇,大会报告分7场进行。报告围绕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着重探讨了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如语境吸收,篇章语法,话题标记,语体语法,语法化,词汇化等,对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体貌以及被动句、比较句、兼语句、肯定义句式、NP之VP结构、动补结构等语法项目都有深入的专题研究,从理论背景、研究方法以及材料等方面充分展现出新时期汉语语法史研究的多元化倾向和求真务实的学风。与会学者积极借鉴语言类型学、形式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最新理论成果来研究汉语历史语法问题,研究中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并重,还引入了丰富的汉语方言和民族语言材料,在世界语言的大背景下探究汉语历史语法的个性和共性,宏观与微观并重,显现出当前汉语语法史研究在拓宽广度的同时,也在朝着精深的方向发展。
论坛闭幕式由武汉大学文学院卢烈红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杨永龙教授致闭幕辞。杨永龙教授提到本次论坛涌现出很多年轻学者,他对年轻学者寄予了厚望,希望年轻学者在学术研究中能够有更开阔的眼光,拥有扎实的学风,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 (张静静)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