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宋代的禅僧诗》——复旦大学朱刚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发布时间:2019-07-15 浏览人次:

2019627日上午,应“古代中国的族群、文化、文学与图像”讲座教授学术报告团活动之邀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刚老师在文学院215会议室作了题为《宋代的禅僧诗》的讲座。讲座由文学院鲁小俊老师主持,吴光正老师、谭新红老师、钟志辉老师出席了讲座。

朱刚教授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副系主任,兼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宋代文学研究年鉴》编委、《新宋学》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佛教文学、唐宋文学等。出版有《宋代禅僧诗辑考》、《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等多部专著,译有上田健次郎《道学之形成》、内山精也《传媒与真相——苏轼及其周围士大夫的文学》,在《文学遗产》、《复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817250505802418705

此次讲座,朱刚教授从“特殊群体”的“言语冒险角度展开了对宋代禅僧诗研究的概说。首先,第一部分,朱教授介绍到禅僧诗是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禅僧诗作品数、作者数在现存宋诗中的比例,都超过了十分之一,“禅僧这种特殊群体的创作达到如此规模,显然应当引起重视”。朱教授指出,“特殊群体”即指“特定作者群”,虽然历史与文学方面对“特殊群体”均有研究,但目前还缺乏方法论上的支撑,而宋诗作者群则可大致以“士大夫”作者和“非士大夫”作者对举,禅僧则是“非士大夫”作者群的主干部分。随后,第二部分,朱刚教授结合了部分思维导图形式简单而明晰地梳理了宋代禅宗和禅僧诗的发展概况。五代时期,五宗并列;入宋以后,沩仰宗最早失传,法眼宗数传而止,曹洞宗不绝如线,云门宗北宋极盛而南渡后衰亡,临济宗北宋分出黄龙派与杨岐派(南宋杨岐派又分出大慧派与虎丘派);元丰六年,宋神宗敕命住持;而后南渡朝廷正式建立了“五山制度”,这也可视作日本“五山文学”的来源;南宋前期主要是大慧宗杲、佛照德光法脉,后期主要是虎丘绍隆法脉,后者也标志着南宋晚期“五山文学”的全盛时代。紧接着,第三部分,朱教授罗列了相关文献及其表述特征。其中,记录诗歌文本的资料包括相关禅籍、禅僧诗集、中日禅僧唱和,法系资料包括灯录、宗派图等;表述特征主要有法名、字号(表字、赐号、自号)、所住寺院等。第四部分,朱教授结合具体例子,分析了宋代禅僧诗的分类,可分为诗(与世俗文人所作无别)、韵文、偈颂、颂古和有韵法语等。最后一部分,朱教授总结了禅僧诗风的特点,有身份限制下的趋同风格,被称为“晚唐体”“菜气”“江湖体”等等;也有对群体风格的摆脱,包括突破禁忌、言语冒险,如创作白话诗,文言、白话并用等,而这种冒险的乐趣也正是禅僧的写作动机之一。

36523565187245644

朱刚教授的演讲条理清晰、例证详实、旁征博引、发人深思。互动环节,朱教授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提问,还和在场师生热烈讨论了关于言语冒险、群体风格、宗教解读等方面的问题,现场气氛愉快而活泼。

本次讲座系“古代中国的族群、文化、文学与图像”讲座教授学术报告团活动系列讲座的第二十场。该活动由武汉大学人事部、武汉大学文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武汉大学“古代中国的族群、文化、文学与图像”跨学科团队承办,以“回归历史语境,探寻传统文学的文学传统;参与学术对话,探讨族群互动与文化认同;因应新技术新媒体,探寻新文科发展路径”为宗旨,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来武汉大学举办专题讲座。跨学科团队由武汉大学文学院尚永亮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陈文新教授出任顾问,由武汉大学文学院吴光正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余来明教授、历史学院申万里教授、文学院鲁小俊教授组成执行团队。(文/袁其琴;图/廖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