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身份认同:敦煌壁画吐蕃装人物进入洞窟的条件、策略》
发布时间:2019-07-15 浏览人次:

——中央美术学院罗世平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2019年6月27日晚,应“古代中国的族群、文化、文学与图像”讲座教授学术报告团活动之邀请,中央美术学院罗世平教授在文学院215会议室作了题为《身份认同:敦煌壁画吐蕃装人物进入洞窟的条件、策略》的讲座。讲座由我院吴光正教授主持。

罗世平教授是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1990年博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后留校任教。长期从事绘画理论研究及创作,是中国壁画理论、考古、鉴赏研究的权威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美术史和中国宗教美术史。代表作如《中国宗教美术史》、《图像与样式——中国佛教美术研究》。先后撰写和主持撰写学术著作十多种,学术论文及当代艺术理论文章近百篇,并多次被国内外同行转引,成果受到海内外美术史学界的高度重视。

此次讲座,罗教授主要围绕着吐蕃时期敦煌洞窟壁画中供养人的一度“缺席”与再度“出场”的新现象展开。罗教授首先从沙州汉人的“归唐情结”以及石窟功德主的“身份认同”问题谈起。结合壁画信息与史学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将蕃装人物的画像进入洞窟的条件总结为三点,一是唐蕃政治形势变化及吐蕃统治的宽弛程度,二是汉人对吐蕃统治者的接纳程度,三是敦煌僧人为吐蕃赞普祈福。

罗教授指出壁画中《维摩变》人物的图像,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文殊菩萨与汉人皇帝的组合,图像意在表现正统身份。其二,《维摩变》的中心图像选取文殊问疾,要义在文殊与维摩诘由辩难到息诤,下方是唐朝与吐蕃由交兵到会盟,图像与经义之间因这两个时代主角的在场而对应得更加工稳贴切。罗教授认为这两点是敦煌画工将“归唐情结”与“身份认同”在维摩变图像中所作的巧妙安排。唐蕃两个时代主角人物的并列,所提示的唐蕃永修和好的时代主题(或者说是愿景)是显而易见的。壁画图像与同时期敦煌文书对赞普以及下属各级官员的赞词显示出的是同一个指向。

罗教授最后对讲座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一是敦煌蕃据时期的洞窟以长庆会盟(821-822年)为分水岭,分前后二期。壁画蕃装人物画像进入洞窟的年代应在长庆会盟之后,属于蕃据后期创造的新图样。在洞窟类型和排年分析的过程中,壁画蕃装人物具备相对清晰时间界限,可以作为判断蕃据敦煌洞窟时间表的指标。二是敦煌大族窟是开起蕃装人物画像风气的“主使型洞窟”,其它普通洞窟属于“效仿型洞窟”。在蕃据时期的敦煌,大族窟引领了蕃装人物新样的时下风尚。三是蕃据后期敦煌经变画以唐朝皇帝与吐蕃赞普的同时在场,昭示了唐蕃永修和好的时代主题。因有主题的铺垫,画进敦煌家窟中的男女供养人尽可以不加避讳地采用男著蕃装,女著唐装的形象,“身份认同” 经过 “唐蕃一家” 的语义转换不再泾渭分明,时代主题成为壁画图像构成与配置关系的核心。

讲座主持吴光正教授在最后进行了总结。吴教授指出,图像学的核心概念就是对图像进行文化阐释,而罗教授的讲座正是从吐蕃统治给敦煌绘画带来的服饰的改变谈到敦煌画家利用礼仪制度,将归唐情节隐含于壁画之中。历史可能会经过整理,而图像和画面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更能还原真实。吴教授指出美术与文学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图像学应该是作为与文学同样重要的人文科学而存在。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和罗教授进行了交流,涉及的问题从图像谈到历史,整体氛围轻松而愉悦。罗教授也结合了更多的事例,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展现了更多文学与图像、历史与绘画之间深层次的联系。

本次讲座系“古代中国的族群、文化、文学与图像”讲座教授学术报告团活动系列讲座的第二十一场。该活动由武汉大学人事部、武汉大学文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武汉大学“古代中国的族群、文化、文学与图像”跨学科团队承办,以“回归历史语境,探寻传统文学的文学传统;参与学术对话,探讨族群互动与文化认同;因应新技术新媒体,探寻新文科发展路径”为宗旨,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来武汉大学举办专题讲座。跨学科团队由武汉大学文学院尚永亮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陈文新教授出任顾问,由武汉大学文学院吴光正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余来明教授、历史学院申万里教授、文学院鲁小俊教授组成执行团队。(文/雷璐灿;图/廖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