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汪树东教授应邀参加2021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
发布时间:2021-06-08 浏览人次:

65日,我院汪树东教授应邀赴青海省西宁市参加由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1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并作为唯一的学者嘉宾于“繁荣生态文学 共建美丽中国”论坛发言

此次论坛由青海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志明同志主持,在青海省委副书记吴晓军同志致辞、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同志讲话、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同志作主旨演讲之后,进入嘉宾发言环节,汪树东教授以《当代生态文学的几点观察》为题,做了论坛发言。

汪树东说:“我已经研究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十余年,目前,正在从事《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史》的撰写和《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大系》的编纂,主要谈几点对当代生态文学的观察。第一,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容置疑、不容忽视的成绩。我们有不少作家堪称典型的生态作家,长期投身于生态文学创作,孜孜以求,成就巨大,令人倾慕。第二,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生态忧患意识和为大自然复魅的努力特别鲜明。近四十多年来,华夏大地上的生态状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生态危机频频。往往正是大量的生态作家义不容辞地站了出来,大胆地控诉和揭露,才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第三,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启示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乃至文明类型。现代文明远离大自然,高扬人类中心主义,追求效率,追求秩序,崇拜科技,形成了消费主义文化;正是这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生态文学与此背道而驰,意识到人仅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意识到人与自然生命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生态关联,因此生态作家普遍愿意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简朴生活。这些作家给我们昭示了符合生态智慧的生活方式和文明方向。第四,相对而言,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中,西部作家尤其是少数民族作家更倾向生态写作,倾向于本民族的传统生态智慧。西部与大自然的距离更近,西部也是中国的生态屏障,西部文化也更具有生态智慧,西部作家尤其是少数民族作家多倾向于生态写作。西部作家之所以成为当代生态文学的中间力量,与西部山川大地、西部少数民族生态智慧的启示有关。随着我国生态文明的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学必然会越来越繁荣壮大,必然会涌现越来越多的精品力作,产生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助力生态文明的革故鼎新,推动美丽中国的生态建设。

随后汪树东还参加了论坛发布的旨在推进生态文学发展的《青海宣言》的签名仪式。

欧阳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