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武汉大学驻校作家李修文新作《诗来见我》博士生研讨工作坊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1-06-03 浏览人次:

“我们中国人,无论你身处在什么样的境地中,总有那么一句两句诗词在等待着我们,见证着我们,或早或晚,我们都要和它们破镜重圆,互相指认着彼此。”2021528日,武汉大学驻校作家李修文新作《诗来见我》博士生研讨工作坊在武汉大学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武汉大学文学院、武汉大学汉语写作研究中心主办,武汉大学驻校作家项目团队任学术指导,召集人为武汉大学文学院2019级写作学博士生杨逸云、陈韬,主持人为武汉大学驻校作家项目主持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写作学会秘书长萧映。

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程芸代表武汉大学文学院向李修文主席和参与工作坊的师生表示诚挚的感谢。他表示,武汉大学文学院的教学、科研与作家、文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湖北省作家协会李修文主席出任武汉大学首任驻校作家,对文学院的写作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程芸教授还从自身的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背景出发,谈到《诗来见我》呈现出一种不同于理性客观的学者立场,是当代作家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独特解读,所呈现的阅读经验和文学面貌体现出当代文化生产的多样性。

博士生召集人杨逸云介绍了研讨工作坊的设计与意义。她表明,本次工作坊着力为作家、学者、学生打造一个面对面的交流与研究平台。

2019级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刘天琪、2019级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生胡冰涛、2019级写作学博士生陈韬、2018级写作学硕士生李冰璇、2019级写作学硕士生王海龙、2019级写作学硕士生郑琴、2020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生张琪等参与研讨的七位学生,分别围绕《诗来见我》的诗歌主动性、诗我互动关系、空间意象阐释、文学治疗功能、文体实验意识、诗我双重文本、诗我互证思维等主题发言。刘天琪认为性情内在地驱动着诗来见我,“在诗与我双向奔赴的过程中,二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兼具情感链接与现实基础的生命共同体关系”。胡冰涛强调作为审美客体的诗被主体化的过程,“诗与我的互动关系,使诗之文本与我之文本形成一种相互注解、相互映照的互文关系”。陈韬重点阐释《诗来见我》的空间之美,“古今的悲欢彼此相通,这种去时间化的写作点亮了古今同行的诗意空间”

武汉大学文学院程芸教授、叶立文教授、叶李副教授、裴亮副教授、朴婕副教授、《长江文艺》丁东亚编辑、《写作》宋时磊副编审等,围绕李修文的古典文学阅读经验、知识书写与文学书写、《诗来见我》创作策略与写作美学等话题展开互动讨论。丁东亚编辑从个人阅读体验出发,现场分享其阅读《诗来见我》的过程中最有感触的几句话:“到头来,人间天上,无非是:你去找你的下榻处,我去回我的桃花坞。”叶李副教授认为诗即是山河、人民与美,“这一选诗标准打破了文学史经典序列,重新发掘中国人血脉深处的文化记忆,以抒情的形式呈现出作家深切的社会关怀”。

武汉大学驻校作家李修文表示深受研讨内容的启发,并对师生提问作出回应。他指出,创作《诗来见我》的源动力是“我想安顿我自己”,他选择从明代学者王船山推崇的“知耻之诗”中寻求自我安顿,强调无名者的存在,强调老百姓对日常生活的困顿、麻烦、苦难的忍受以及可能的超越,以及在迎来这一超越的过程中所要尽到的心智与责任。谈及陈寅恪先生的“古事今情”时,他认为这不仅仅是写作,而是每一个上下不得安顿、每一个所求不可得的人,最终投入虚空、投入中国抒情传统的一声深重的叹息。这种庞大而紧凑的生命自省,使作家最终完成他自己,并推动时代成为他的一部分。

武汉大学驻校作家项目团队成员、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叶立文对研讨工作坊做了小结。他表示李修文新作《诗来见我》是对经典文本的再创造,在文体创造性上作出了重要突破,这也正是驻校作家制的意义所在,即利用作家对文学经典的创造性解读来冲击文学研究者的常规解读。叶立文教授指出,青年研究者进行文学批评时,一方面要注重作家提供的一手材料,另一方面要想办法摆脱作家带来的“影响的焦虑”,提出具有创造性的见解。

参与此次研讨会的学生纷纷表示,主办方提供的精致美味的自助茶点,《诗来见我》扉页上作家写下的签名赠诗,现场热火朝天的研讨氛围以及作家毫无保留的真诚回应,都让他们感受到满满的收获与惊喜。这场思想与味蕾的双重盛宴,让他们对散文集《诗来见我》、对驻校作家李修文的生命自省和写作美学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并由衷地期待武汉大学驻校作家项目系列活动的后续展开。

据悉,武汉大学驻校作家项目于202010月正式启动,未来将开展青年创作训练营、写作师资培训、未来写作人才项目、“非虚构青年写作集市”等多种写作品牌性活动。本次博士生研讨工作坊是武汉大学驻校作家项目系列活动中主要面向文学院研究生的一项学术活动,旨在为关注汉语写作的师生提供一个交流与研究的平台,通过与作家面对面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宽学生的研究视野,推动文学写作活动与写作学术研究的良性互动,为促进中国写作学科的发展完善、探索中国高等教育育人模式、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兴盛提供新思路、新方向。

文字:李冰璇、杨晓白

摄影: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