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张永清教授应邀来院讲学
发布时间:2021-10-29 浏览人次:

作为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极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与批评思潮,结构主义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主要关涉“作品”的理论研究,在“作者”和“读者”问题上贡献并不突出。然而,随着时间的流变及认识的推演,学界也在重新思考:结构主义是否出现新的趋势以说明“读者”的结构?结构主义对于“读者”的讨论是否能显明其自身的独创性?

针对上述疑问,1021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永清以《结构主义的读者理论试探》为主题,做客武汉大学长江论坛,探讨了结构主义“读者理论”的可能性。讲座由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文学院承办,由武汉大学文学院冯黎明教授主持,文学院李建中教授、高文强教授、王怀义教授、刘春阳副教授、艾士薇副教授、袁劲副研究员、朱俐俐讲师等参与座谈,并吸引了文学院各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到场学习。张永清教授根据自己多年来有关结构主义的历史性梳理与材料收集,从“读者问题”与“阅读理论”两个层面出发,为与会者呈递了结构主义内部一处履迹尚浅的研究空间。

张永清教授向与会者介绍讲座主题

张永清教授首先回应了自身关注结构主义读者问题的缘起。一方面,在众多结构主义者的理论著述中,都不难发现读者问题对结构主义文论的重要性,如巴特曾言“没有叙述者和没有听众(或读者),也就不可能有叙事作品”;另一方面,结构主义面临与后结构主义混淆不清的困难,为突出结构主义的独特性,需要不断地对读者进行追问,并逐步去探索读者的阅读逻辑、程式或叙事。

因此,张永清教授择取罗兰·巴特、热拉尔·热奈特、杰拉德·普林斯这三位牵涉到结构主义读者理论的代表人物,分别归纳、阐释其观点。他提出,巴特虽然从未确立系统的、专门的读者理论,但并不代表其人未曾产生关于读者理论的思考。在《作者之死》与《批评与真实》两部巴特的经典文本中,均有对“读者”和“阅读符码/阅读逻辑”的论说,巴特也做出过如下表述:“事实上,问题不在于探究叙事者的动机,也不在于探究叙事者对读者的影响,而在于描写叙事作品本身过程中,叙述者和读者得以获取意义的代码。”在罗兰·巴之后,热奈特开始对“叙述的接受者”与“作品的读者”两类概念进行区分,强调真实的读者不应把自我与虚构的叙述接受者混同为一。而普林斯进一步加强了对“叙述的接受者”的研究,并把读者分为“真实的读者”、“虚构的读者”、“理想的读者”三类,更为清晰地厘定了概念间的边界。按照张永清教授的看法,普林斯的主要理论贡献,便在于他“提出了‘叙述接受者’或‘受述者’,对受述者的功能的阐释具有创新性,同时拓展了叙事的含义。”

初步建构起结构主义读者理论的知识框架后,张永清教授又分析了结构主义的阅读理论,指出托罗多夫以“建构性阅读”的方法探讨阅读的逻辑和怎么来考虑阅读的问题,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则通过对“阅读范式”的看重来印证“结构主义的诗学基本上就是关于阅读的理论”的观点。

讲座接近尾声时,张永清教授简要谈及结构主义的读者、受述者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以及2000年以来的发展趋势,并与在座师生进行了愉快的、具有学理深度的交流。在对话过程中,他特别强调:“任何一种理论,它可能作为‘理论之眼’,也可能是一种遮蔽。理论不是信条,需要我们在研究时再做评判。”

张永清教授与在座师生交流

(供稿:朱静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