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数智教育:生成式AI背景下人文学科的教与研
——记文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系列活动第1期
发布时间:2023-12-26 浏览人次:

20231221日下午,“生成式AI背景下人文学科的教与研”研讨会在武汉大学振华楼文学院一楼多功能会议厅召开。研讨会由武汉大学文学院主办,语言学教研室杨旭博士发起,文学院挂职副院长王统尚主持。

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在20231215日召开的“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上表示,高等教育数字化要开辟新赛道,寻求新突破。以此为背景,武汉大学响应国家战略规划与需求,发布了《数智教育白皮书》,推动数据科学知识的交叉学习,更加注重数字技能的融通实训,着力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数智人才。本次“生成式AI背景下人文学科的教与研”研讨会就是武汉大学文学院数智教育的具体行动。

文学院副院长裴亮为文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首期活动致开幕辞。裴院长对与会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认为此次研讨会与武汉大学在本科教育领域所推动的数智化发展同道而行,文学院本科教学要将数字中文教育智能化的理念转换为发展方向,希望文学院优势学科与人工智能、数智化紧密结合,在专业领域能够有所突破。他进一步表示,数字教育是培养未来的拔尖人才、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人文社会科学部以及传统中文学科将会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转型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上半场座谈研讨环节

汇报一:人文学子与AI的爱恨情仇

来自文学院的本科生代表黄潇涵同学汇报“人文学子与AI的爱恨情仇”。黄潇涵同学回答了“身为本科生的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做什么”以及“在AI和大语言模型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接受怎样的教育”这两个问题。她介绍了AI可以作为当代本科生的学习指导、论文辅助以及其他创意的参考和来源,提出AI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术研究,即人工智能可以为学生提供智能“助教”,减轻相关教师与助教的压力和负担。然而,AI是否会影响学术诚信问题仍然有待商榷。


汇报二:数智时代通识教育的三个关键词

来自文学院的研究生代表王文汇报“数智时代通识教育的三个关键词”。他提出,数字时代会使人文学科的研究思维和方法发生变化,同时,数字人文方法的普及会带来更宏观的学术视野,从而提高研究的思辨性和现实的关怀性。他表示,人工智能赋能文化传播、促进跨学科交流和学科融合,有助于释放闲置的创造力,同时也可能造成社会总体创造力的枯竭。最后,王文就大数据背景下的通识教育展开论述,指出过度专业化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通用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应鼓励并培养学生掌握多元的思维模型。


汇报三:生成式AI电影创作的思考

艺术学院彭万荣教授就“生成式AI电影创作”展开论述。彭万荣教授列举了AI运用于诗歌、音乐、剧本创作中的成果,继而指出人工智能技术一旦普及将会给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能够激发人无限的潜力,还能够改变当下的业态,甚至会造成价值重估、社会重构与伦理重建。同时,彭万荣教授提到只有人才能定义世界,唯人的世界才有意义。最后,他提出,GAI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外在于人的也是属于人的,既要看到两者的分别,也要看到两者的关联。

自由讨论环节

自由讨论环节,武汉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训威老师首先发言,他认为从学院层面、学科高度、学校发展、个体进化等多个维度考虑,都要高度关注生成式AI,应让其成为教学的助手,并借助它建立专有的学科知识库;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洪杰文教授认为数字时代年轻人是主力,人工智能改变了技术和文科很难融合的现状,但是人工智能最终要依托基础学科,未来的教学和科研要更加关注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经济与管理学院罗璇老师认为ChatGpt还存在非逻辑性思考等问题。讨论热烈、轻松而又有深度。


下半场座谈研讨环节

汇报四:人工智能时代的写作学科

武汉大学汉语写作研究中心研究员宋时磊老师就人工智能时代的写作学科分享见解。宋老师首先表示,在写作学研究方面,不仅要重视传统基础性问题,还要关注新兴前沿性问题,人工智能写作有望成为写作学发展的新落脚点。此外,写作学的研究,不能仅止步于传统的理论层面,还需对写作的实践性、写作技法的提升给予重视。同时,宋老师明确指出,写作学发展具有重大契机,写作学科有望成为新文科转型发展的典型范式。


汇报五:大型语言模型时代如何研究语言

随后,文学院李昱老师对“大型语言模型时代如何研究语言”这一问题做了深度阐述。李老师抓住当代先进人工智能作为大型语言模型的特质,指出其基于统计与归纳推理的实质,既肯定其在解决高维度语言问题方面的独特优势,又点出在语言学研究中人工智能存在的巨大局限——“黑箱问题”,即其基于统计的理解而背后规则与原理无法破解。同时,她从微观的数据收集与宏观的数据分析、基于规则的语言范式与基于统计的语言范式以及语言学与大语言模型的互补三个角度,分析当今时代如何进行语言学研究。


汇报六:康奈尔大学委员会报告解读

本次活动发起人、文学院杨旭老师从教学发展的角度对康奈尔大学委员会的人工智能状况报告进行解读。杨老师认为,人工智能为大学教学带来的改变需辩证看待,建议在校内的教学和研究中融入人工智能,顺应武汉大学“数智教育”发展趋势,并推出规范化使用的措施意见。


自由讨论环节

下半场汇报流程结束后,各个学院的老师就相关内容进行了讨论。外国语学院张妍岩副院长、哲学学院陈江进、信息管理学院梁少博三位老师,就“人工智能应用带来的机遇与危险”阐发个人观点。三位老师均表示,武汉大学人文学科在自身发展中,应当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认识人工智能,要关注人工智能的使用可能带来的教育不公,应考虑如何以正确的方法使用人工智能。

本次研讨会是武汉大学文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的首期活动,吸引了来自全校十余个院系的近50名师生,大家共聚一堂,对“生成式AI背景下人文学科的教与研”的深入探讨,将推动师生思考在数字化教育已成为国家战略的当今时代,人文学科如何做好数字化转型,如何迎接新的发展,培养符合未来的创新创造型人才。(文字/图片:马晓钰 尚帅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