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8号上午,上海大学文学院杨逢彬教授应邀来我院做了题为“如何运用语言学基本原理解决实际语言问题——以《论语》、《孟子》疑难词句解读为例”的讲座。该讲座是武汉大学文学院”黄侃讲坛“第十六讲。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程芸教授为杨逢彬教授颁发“黄侃讲坛”纪念牌,对杨逢彬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讲座由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练文老师主持,陈老师简要介绍了杨逢彬教授的学术成果、为人风格、治学特点。在场师生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杨老师开讲。
杨老师首先阐述了自己做《论》《孟》研究的基本路径:以语言学为主,兼及训诂,但强调二者不可偏废,一切方法和手段都不抛弃不放弃,一网打尽。杨老师以语言特点为纲,以《论语》、《孟子》中四处疑难词句分析为例,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将语言学基本原理同实际语言问题相结合的实践操作。
语言的历史性要求对语言的历时流变作客观考察,注意语言各子系统发展的不平衡性。对于社会性的应用,杨老师以王力先生对《曹刿论战》中“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中的“间”字字义分歧的解释为例,通过对《左传》中“间”字使用义作穷尽性考察,以81例中仅1例的数据,否认了“间”字为“纠正”义,从而得出正确的解释。这一案例有力地证明了语言的社会性在字词义解释方面的价值。
就语言的系统性问题,杨老师以《论》《孟》中的四处词句为例作了阐释:这个瓜能吃吗——谈谈《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详见汉语言文字学教研室公众号“古语新知”);春秋时期的山东晚春不能下河洗澡吗——谈谈《论语·先进》“浴乎沂”;怕死还是不怕死——谈谈《孟子·鱼我所欲也》章“何不用也、何不为也”;是一颗李子还是一棵李树——谈谈《孟子·滕文公下》“井上有李”。在“何不V”结构和“由是”的文义连贯问题、“李”和“实”的前后呼应问题等的基础上,杨老师阐明了语言内部逻辑自洽对字词理解的重要性。同时,在到底是“浴乎沂”还是“沿乎沂”的争论中,杨老师指出了当前语言学研究所存在的从语言外部入手分析语言的误区,并提出要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具体语言现象。
最后,杨老师提出了大范围区分和小范围区分的概念,他认为大范围区分不具备可操作性,因而更鼓励对单字词在小范围内(时代或是某个文献)的词义进行计量分析。
讨论环节中,在座的老师和同学就苗瑶、侗台语等民族语言与古汉语区别词义的方法比较、清代方言研究语料选择等问题与杨逢彬教授展开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武汉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的数位老师和文学院几十位硕博士研究生以及武汉地区其他高校的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文:燕焕奇 图:王统尚、莫亚男 邀请人:陈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