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罗振亚教授《日本因素影响的正负效应与中国新诗的主体超越》讲座回顾
(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庆—文学院高端系列讲座)
发布时间:2023-11-13 浏览人次:

1111日晚上,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罗振亚先生应邀在文学院进行了一场题为“日本因素影响的正负效应与中国新诗的主体超越”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汪树东教授主持,陈溪、裴亮、吴海洋等老师出席。

讲座开始,罗振亚教授提出,中国新诗在每个时段的话语建构中,均有日本因素的介入、规约和影响,这种介入、规约和影响使中国新诗拥有令人企美的“高起点”,而且在前行途中总能适时地遇见补充马力和营养的“加油站”,一路上个性尽显,即常以簇新、先锐的姿态出现,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同世界诗歌潮流的接轨与融汇,宣显出喧腾纷繁的景观。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本土思维和异域思维的碰撞,决定了中国新诗常以簇新、先锐的姿态出现,领时代的风气之先;二是把日本作为接受海外文学文化的“中转站”,进行艺术补给,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同世界诗歌潮流的接轨与融汇;三是多借助群落的集束性生存方式出现,宣显出中国新诗喧腾纷繁的景观,也壮大了新诗的声威。

然而,罗振亚教授紧接着提出日本借镜对中国新诗也不乏负面效应,表现是中国新诗在吸收日本营养过程中功利性太强,浮躁气过重,常盲目“跟进”与仿效;“仰视”的接受态度和方式,遮蔽、扼制了主体意识,造成对日本因素一定程度的“误读”;过度倚重政治因素,常以感性压倒理性,以思想取代艺术。明治维新以来,在学习西方文学之路上,日本文学之路走得也并不那么从容,因匆忙而时有“消化不良”,误入过一些“岔路”和“弯路”,诗歌创作上令人耳熟能详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诗人十分鲜见。以之为榜样,“全盘吸收”,本身就隐含着一定风险,偶尔会菁芜不辨,甚至错把毒草当鲜花。何况,中国诗人在学习过程中有时又不得法,“拿来”经验的同时,教训和错误也被裹挟进来不少,“自伤”的尴尬自然就在所难免了。

讲座最后,罗振亚教授提出,因为有中国的民族精神、现实境况和艺术传统特质等因素压着阵脚,中国新诗在借鉴过程中总能保持独立个性与品格,对日本异质文化系统自觉消化,有所扬弃,以不同程度的“增殖”和“变异”,在“日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化日”。这启示后来者新诗只有开放方可获得与全球诗歌对话的权利,但在开放过程中必须注意使异域的艺术经验中国化。

互动环节中,罗振亚教授首先告诉青年学生们,在学术生涯里要坚守住自己的发现,并且发扬光大,形成自己的研究系统。他以《从意象到事态——后朦胧诗抒情策略的转移》为例,说该论文的形成正源于当时他发现了抒情诗中出现许多叙事的因素。此后,罗教授回应了现场师生提出的“当今的中国社会是否需要功利化的诗歌观念”等问题,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最后,汪树东教授对讲座进行总结,称赞其视野开阔、思维辩证,对我们的新诗研究、学术研究十分具有启发性。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邀请人:汪树东  文:马靓蝶;图:陈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