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首都师范大学赵敏俐教授“文明的传承与中国早期书写的三种方式”讲座回顾
发布时间:2023-09-20 浏览人次:

96日晚,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燕京人文讲席教授,中国乐府学会会长、中国《诗经》学会、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赵敏俐老师应武汉大学文学院的邀请,于线上线下同时开办了题为《文明的传承与中国早期书写的三种方式》的“早期中国书写与经典价值建构”系列专题讲座。讲座由曹建国教授主持,吴光正教授、葛刚岩副教授以及华中师大付林鹏教授出席。

书写是几千年中华文明得以传承不断的重要方式,甲骨文、金文和典册文是中国早期文献的三种主要书写形态。它们运用不同的书写工具,有不同的书写方式,承担着不同的文化功能,也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历史,在中华文化史上各自具有独特价值。赵敏俐老师首先带领大家领略了甲骨文与金文的神圣书写及其价值,这两种书写方都有悠久的传统,都蕴含着先民们早期对于文字的崇拜,其书写行为本身都带有一定的神圣性质。赵老师指出:甲骨文和金文作为中国早期两种重要的书写方式,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曾经扮演过重要角色。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这两种书写方式的局限,它们都属于那个时代的具有神圣色彩的特殊书写。接着,赵老师又为大家讲述了滥觞于夏商的典册文献书写及其意义,提出典册类文献的巨大价值就在于,具有重要思想文化价值的东西只能依靠典册书写,因为它承载着历史事实与文化精神双重记忆的功能。之后,赵老师又为大家重点讲解了早期典册文献书写的历史分层及认识方式,在他看来,传世先秦典册中的相关记载存在着文化上的分层,这是它不同于后世文献的一个重要特征。先秦时代的典册书写与后世的书写有很大不同,它是历史事实与文化精神的双重记忆。赵老师以《尧典》《史记》《竹书纪年》《远别离》等文献中记载的舜事为例,说明记载于先秦典册文献中的早期神话,同样是可贵的历史资料。传世文献之所以可贵,就因为它正是我们今天从事上古时代文化考古和精神考古的最可宝贵的文献材料。

最后,赵老师为我们总结了此次讲座:甲骨文、金文和典册文的书写方式不同,功能不同,内容不同,在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影响也不相同。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趋向是推崇实证,甲骨文和金文由此而受到空前的重视,这自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人类不仅需要物质考古,更需要精神考古,中国早期的典册文献,正是中华民族早期精神成长的历史遗存,是我们进行精神考古最可宝贵的材料。根据它们进行人类精神考古,其意义不亚于实物考古。要充分认识三种书写形态特点,从中华文明的物质考古深入到精神考古,开创早期文明史研究的新局面。

在讲座提问环节,曹建国教授向在座学生推荐了赵敏俐教授《中国早期书写的三种形态》《<尧典>何以为“典”——兼论中国早期文化记忆与经典的书写》《中国早期经典的作者问题》等论文。接着,付林鹏、吴光正等老师,以及线下线上听讲座的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提问,赵敏俐教授一一解答也让大家受益良多。最后,在热烈掌声中,讲座完满结束。(文:宋吉如 邀请人:曹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