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春泓教授以《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为中心,从材料使用、写作主题、故事原型以及历史观、价值观诸方面,着重探讨了《史记》中“实录”与“尚奇”的矛盾,并由此引申到对此书史学性质与文学性质边界之所在的讨论。
汪教授指出,“实录”是《史记》的根本属性,也是史学家求真观念的产物。然而《史记》中所依据的一些材料出处却不可轻信。相比“实录”而言,这些材料更接近文学的小说家言,也就是“尚奇”的部分。这并非司马迁有意弄笔,而是由于历史记叙的复杂性以及史料阙如等情况造成的。“实录”与“尚奇”的矛盾在司马迁时代存在着必然性。不仅如此,这对矛盾可谓贯穿整个中国史学史。中国历来所谓文史不分家,确实史离不开文,这也造成了中国史学永久之困惑。
最后,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师生踊跃提问。汪春泓教授就目录文献学如何入门、学问如何扎下根基等问题做了精彩的解答,并鼓励大家苦练基本功,入门正,立志高,锤炼真学问,博得了现场同学们的热烈掌声。(文:李鑫卓/图:朱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