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阅读经典 丰富人生
发布时间:2019-03-26 浏览人次:

刘勇教授与武大师生一起“对话经典”


2019年3月22日晚,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勇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名为《对话经典:文学与人生的双重融合》的精彩讲座。本场讲座由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方长安教授主持,主讲人刘勇教授围绕阅读经典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刘勇教授从当今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入手,阐明了阅读经典对个人生活、学习所具有的意义,指出百年经典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始终能够给人以启迪。

首先,刘勇教授谈及了信息时代之下新兴的阅读方式对于传统纸质书阅读的冲击,并一再提及阅读在现代生活之中的重要意义。在他看来,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阅读方式能够为读者们所选择,如手机阅读、电子图书和语音听书等等方式,但是这些方式都是不能取代纸质书的阅读的。不同的阅读方式实则也是在培养着迥然不同的思维习惯,在进行手机阅读和电子图书时,读者往往不能摈弃外界的干扰,只能进行一种“浅阅读”,而纸质书却能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之中静下心来,形成连贯的思考。他还对“读书无用”论进行了有力的驳斥,认为只有阅读才能真正地帮助人们实现自身的价值,解答人们内心的困惑。

然后,刘勇教授又为在场的同学们厘清了“经典”的定义,认为经典文本自身具有着超强的生命力,所以不管读者“读不读,都是经典”,而经典的生成与“得不得奖没关系”,所有的经典“都有着一种高贵的品格”。他以俄国文学、日本文学、中国文学中的名著为例,进一步解释了他心目中的经典所应具有的品格和特征。

最后,刘勇教授解释了经典为何能够对阅读者产生重要的影响。经典本身就是“作者与自身的对话、作者与读者的对话和读者与自己的对话”,在不断的对话之中作者能够写出更为高妙的作品,而读者能够从中感悟出更为深刻的道理。刘勇教授以《阿Q正传》、《边城》等文本为例,引导在场的同学和师生去关注在这些经典作品中,作者、读者和文本之间是如何发生对话,产生联系。

在讲座的最后,在场的师生们与刘勇教授之间进行了互动,不少老师和同学都针对自己在阅读和研究上的困惑向刘勇教授进行提问。而刘勇老师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用幽默的语言、浅显的事例为提问者们提供答案,赢得了在场师生们的阵阵喝彩。(撰稿人:吕兴,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