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星云大师全集》赠书仪式暨“中华文化与人间佛教”论坛在武汉大学文学院召开
发布时间:2019-10-25 浏览人次:

20191025日上午九点,“《星云大师全集》赠书仪式暨‘中华文化与人间佛教’论坛”在武汉大学文学院举行。参与这次活动的嘉宾有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院长妙凡法师、宜兴佛光祖庭大觉寺妙海法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先霈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涂险峰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于亭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萧红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杨牧文副院长,以及武汉大学文学院李建中教授、高文强教授、李松教授、刘春阳副教授、袁劲副研究员及其他师生共六十余人。

捐赠仪式首先由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涂险峰教授进行致辞,涂教授表示:星云大师是享誉海内外的宗教领袖、人间佛教的开创者,一生致力于弘扬佛法以及推进海峡两岸的交流,为人间的文化友谊做出重要贡献。近年来,佛光山与武汉大学一直保持着频繁的交流与互访,而武汉大学与佛学有关的许多学科领域,也预示着未来双方进一步深入交流存在着更大的潜能,希望未来能与佛光山加强合作,使有益于人间的事业更加辉煌。

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涂险峰教授

人间佛教研究院院长妙凡法师在致辞中表示,星云大师宗教实践的一生也是他文学创作的一生。大师所推动的人间佛教有着哲学的内涵、文学的外衣。在三千多万字的《星云大师全集》中,大师始终坚持将深奥的佛理阐释得深入浅出,以求大众理解上通俗无碍。星云大师说过:“这一生中写给别人看的、说给别人听的,都是我一直做的。”这也表现出大师通过“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的“三好”与“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的“四给”,来帮助人们促成“自心和悦、家庭和谐、人我和敬、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五和”人生的努力。

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院长 妙凡法师

致辞结束后,举行了妙凡院长向涂险峰院长赠送《星云大师全集》的仪式。

赠书仪式结束后,接着举行了“中华文化与人间佛教”论坛。

王先霈教授首先就“星云大师人间佛教实践对文学理论学科建设的启示”进行发言。王先霈教授指出,星云大师是佛教大师也是成功的文化传播者,他的文化传播经验对于我们的学科发展有启示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向:一、学科建设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融合众说、力求圆通、力避褊狭,不要一贯的追求片面的深刻。二、人文主义学科应该以人为中心,佛学是神学,是教导人们听从神的指引,而人学是帮助人们安顿自己的心灵,星云大师的佛学具有人学的意味。我们的人学就更应该有鲜明的人学性质,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技术化。三、注重学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传播者所宣说的道理要能够提升受众的心灵,而不应过于关注形而上的体系。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先霈教授

接着李建中教授就“文心与佛性:青年刘勰与星云大师”的问题作了发言。李教授认为《文心雕龙》虽字字无佛却通篇有佛,刘勰的佛性是通过文心的方式表现出的。与儒家、道家给与刘勰的有言之说、有言之教不同,佛教给与刘勰的是一种积淀于生命深处的无言之教。《文心雕龙》中大到篇章结构、小到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浓重的佛教的味道,可以说没有佛教就没有《文心雕龙》空前绝后的成就。《文心雕龙》的数字体系即来自于印度佛教数法的世界观,而刘勰之所以能够融合儒道两家针锋相对的许多观点也正是得益于佛教圆融的方法论。另外,刘勰在解释文学的时候具有十分广博的世界意识,这种意识不同于现在学科的狭隘性,与人间佛教的精神具有交通之处。

武汉大学文学院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李建中教授

第三位发言者高文强教授发言的主题是:“诗言智:佛教诗学的文学史意义”。高教授指出,历史上佛教对文学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佛教智慧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体系中却一直呈现为缺失的状态。虽然“诗言志”与“诗缘情”是中国诗论的两大主流,但是如果我们对中国诗歌做一个全面观照的话,就会发现“诗言智”亦是中国诗歌中的重要一脉,例如东晋玄言诗便是一种讲“理”的、与佛教有着密切联系的诗歌体裁。历代高僧大德本身都具有很强的文学修养,他们写诗、论诗的目的都是“言智”,星云大师亦如是。加之他们与文人有往往有密切的交往,种种因素都使得般若智慧成为写诗、论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武汉大学文学院高文强教授

三位学者发言结束后,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于亭教授对论坛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人性之广大可以达于神性,星云大师的人生与写作很好的回答了“人可以成为什么”的问题。星云大师的创作可以说是能存其体、能尽其相、能大其用,是中国佛教的传承与展示。今天,文化衍为学科的现状限制了我们的思维,相较之下,佛教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化表现之一,其中所具有的历史的、哲学的、人学的内容若调动起来无疑非常庞大,甚至于他横跨整个人间,而这也正是人间佛学所要阐释的深意。

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于亭教授

最后,论坛在六十余位师生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整理:姜文婷 图片:向萱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