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浙江大学王杰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发布时间:2020-12-10 浏览人次:

2020121日下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王杰教授做客武汉大学文学院,为师生带来题为“中国审美现代性的理论结构”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冯黎明教授主持,莅临现场的还有李建中教授、王怀义教授、刘春阳副教授、袁劲副研究员、朱俐俐老师等。现场听众济济一堂,气氛热烈而活跃。

王杰教授首先介绍了问题的缘起。基于凯文·安德森(Kevin B.Anderson)的专著《马克思在边缘》(Marx at the Margins:On Nationalism,Ethnicity, and Non-Western Societies)及发表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期刊的相关访谈,其中承续马克思晚年思想而对非欧洲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之特殊性的论述引起了王教授的重视。在中国学者王建疆的“别现代理论”、武大文艺学“纯粹现代性”课题组的相关研究及20209月美学高峰论坛的论争基础上,王教授认为,中国的审美现代性问题有其自身的提问方式和问题领域。如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可视为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中对审美现代性问题的第一次提出,经历了启蒙主义传统的实践派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中国当代美学需要就新的审美现代性问题进行新的阐述。为此,王杰教授带领的浙江大学课题组提出了“红色乌托邦和乡愁乌托邦的双螺旋结构”,相关研究成果包括即将出版的英文著作《中国审美现代性》及已经刊发的若干篇论文。

在理论阐释之前,王教授从两部当代电影的分析入手。他首先介绍了刁亦男执导的《南方车站的聚会》和近期上映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金刚川》,并重点就《金刚川》展开美学分析和文化分析,分别从叙事结构、结构模式、美学模式和美学风格四个方面进行细致的论述:认为相较于《上甘岭》《英雄儿女》等经典影片,该片不是一个自律性的电影文本,而与政治直接相关。基于此,王教授提出从审美价值、政治价值、重建信仰的价值三个层面认识当代中国电影的价值问题。在他看来,当代中国电影关涉当代中国的情感结构问题,“情感结构”作为雷蒙·威廉斯(Raymond Henry Williams)的重要概念,是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美学意识形态”的另一种表述。王教授由此引申出对中国审美现代性相关维度的思考,强调其之于第三次轴心时代的重要性,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关乎当代国际社会的信任及信仰问题。

紧接着,王教授着重介绍了他对中国审美现代性的逻辑结构的研究。受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关于当代世界的图式启发,王教授对之加以美学转换(如下图),特别指出,中国在反帝背景下形成的“民族主义”不同于西方以进化论为核心的“法西斯主义”,而如果将巴迪欧提出的“新的政治真理性”(New political truth)放置在中国语境中,即伊格尔顿多次阐发的“悲剧人文主义”。王教授提醒大家,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甜蜜的暴力——悲剧的观念》及新著《悲剧》中,连续思考了审美现代性与悲剧人文主义的关系。基于对阿尔都塞(Louis Pierre Althusser)“多元决定”和“半自律性”的观念认同,王教授将这一美学图式划分成三个基本的结构关系进行解释。具体而言,即在“资本主义-传统文化-乌托邦冲动”结构中,形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主义”;在“传统文化—资本主义-欧洲中心论”结构中,形成“标准版审美现代性”;在“传统文化—红色乌托邦—悲剧人文主义”结构中,形成“新审美现代性”“中国审美现代性”。在此,王教授指出,“悲剧人文主义”才是激发当代中国人信仰的重要文化形式。

  

结合这一中国审美现代性的逻辑结构重新审视前面两部电影,王教授认为,《南方车站的聚会》和《金刚川》分别代表了“乡愁乌托邦”和“红色乌托邦”的相对极端文本。在当代社会状况中,两种乌托邦仍然不是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而两部电影的悲剧人文主义都与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伦理相联系。王教授特别说明,“乡愁乌托邦”不同于鲍曼(Zygmunt Bauman)所谓“怀旧乌托邦”,而是中国文化在现代性危机中的自然呈现方式;同样,“红色乌托邦”也不等于斯大林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最后,王教授以历史的视角归纳了中国审美现代性的进程。甲午海战之后,中国文化出现了某种本体性危机,期间,李叔同的《送别》可视为中国“乡愁乌托邦”的最初形态。“五四”前后,中国文化获得多元性发展,乃至中国知识界开始走向民间,重视歌谣研究。到延安时期,两种乌托邦实现了相对平衡,在中国审美现代性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而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极端化及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实行,进入新时代,两种乌托邦才能恢复相对平衡。经此回溯,王教授得出自己的初步结论:中国的审美现代性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从中国电影的美学解释不难看出,脱离普遍性的特殊性会导致民粹主义,而忽视特殊性的普遍性则缺乏理论的现实感和解释力。因而,王教授认为,双螺旋结构可以作为阐释中国审美现代性的一个理论框架,借以把握当代中国主流社会的情感结构和独特的审美经验。

讲座结束之际,冯黎明教授就“乡愁乌托邦”与中国传统文化“大地感”的关联性及生产队的时间意识转变问题作了精彩的补充讨论。现场聆听的同学还围绕席勒的“审美王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乌托邦”等问题继续向王教授请教,王教授分别作出了详细的回应和解释,令在场师生收获颇丰。(姚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