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李建中教授获评湖北省第三届“最美社科人”
发布时间:2023-11-22 浏览人次:

20231120日下午,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湖北省第三届“最美社科人”发布仪式在湖北广播电视台举行。武汉大学文学院李建中教授等十人被授予第三届湖北省“最美社科人”称号。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琚朝晖亲自为获奖人颁奖。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赵雪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陶军、文学院党委书记王三礼及部分师生代表出席活动。

李建中教授是武汉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学科带头人,系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国家教学名师、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文艺学学会会长,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常务理事等。他长期致力于中国文化及文论的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文论关键词、《文心雕龙》、中国文学批评文体、汉魏六朝文艺心理学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两项,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新华文摘》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学术代表作有《元典关键词研究的理论范式》《体:中国文论元关键词解诠》《批评文体论纲》《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汉魏六朝文艺心理学》等,多次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遨游中华元典,扎根通识美育。鲲鹏有梦,一生钟爱堪载;骐骥追光,‘三七’使命作则。珠玑句句,连缀人文标尺;师心灼灼,烛照珞珈品格。”这是组委会给李建中教授的颁奖词,也恰是其执教近五十年的真实写照。

李建中教授以文化人,以德施教,以“兼美”实现“最美”。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自强创新,负重前行,人称“三个七”:每周工作七天,每天上班从早七点到晚七点,五十年如一日。近十年来,他专攻中国文化与文论关键词研究,先后主持“中国文化元典关键词研究”(12&ZD153)和“中国文论关键词研究的历史流变及其理论范式构建”(22&ZD258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取得了“6+8”的成果即主编“中国文化元典关键词研究”丛书(6种)和“中华字文化大系”丛书(8种),并创办海内外首本《关键词》集刊。

作为“武大通识3.0”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李建中教授提出“博雅弘毅、文明以止、成人成才、四通六识”的十六字方针,创立全校性通识必修课《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自然科学经典导引》《中国精神导引》(三大导引),并设计“大班导读+小班研讨”教学模式,使本科同学、研究生助教和授课教师三方受益,相关成果《成人·知天·铸魂: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中国精神三位一体的通识理念与实践》荣获2022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李建中教授不仅承担繁重的科研任务,还坚持每学期为本科生授课。其首创“师生同创青春版”教学理念,设计“学生自拟考题”新奇试卷,将学术辩论、学术会议引入课堂,指导学生创作“青春版《文心雕龙》”,相关成果《青春同创,人文化成:中文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深度转换》荣获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他关爱弟子,视如己出,兼美科研教学,相关研究成果斐声海内外,“武大通识3.0”引领中国高校通识教育,师者仁心为弟子树立人格楷模。

在典礼上,李建中教授发表获奖感言称,如何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是大学社科人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许慎《说文解字·秝部》将“兼”(小篆为 )解释为手持二禾,对大学社科人来说,其中一株禾苗是科研,另一株禾苗就是教学,而社科人则要努力做到“兼美”。一方面,社科人要做好科研,没有思想和学术的加持,教学就会停留于拾人牙慧、照本宣科。另一方面,社科人也要认真教学,倘若科研成果只能使自身受益,而不能使学生特别是本科生受益,则有悖于大学教师的职责。他强调,大学校园中的社科人要紧紧抓住科研与教学这两株禾苗,以教学助力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如此方能“兼美”。倘若大学社科人的专著和论文写得美,专业课和通识课也讲得美,那么学生在课堂上便能听得如醉如痴,下课后读书也能读得如痴如醉,直至毕业后更会把老师的课和书融入职场和人生,这便是大学社科人最大的幸福。

在致敬环节,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喻守国专程从贵州赶赴现场,手捧鲜花向恩师致以真诚谢意。喻守国是武汉大学文学院2008级博士生,在攻博期间罹患重症,面临健康和经济双重压力,李教授慷慨解囊,带领硕博士团队救助弟子,同时求助媒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导师关怀、同门关切和社会关爱下,喻守国最终战胜病魔,顺利完成学业,成功入职高校,接续了传道解惑的事业。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昔日共度患难的师生在“最美社科人”发布仪式上再次相遇,万千感慨化作鞠躬与拥抱,成就了一幅最美的画面,令在场观众无不动容,掌声雷动。

最后,李建中教授和与会的校领导、院领导和师生代表合影留念。

(通讯员:戴雨江 刘纯友 殷昊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