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法国巴黎西岱大学白锦麟老师讲座回顾:《中国近现代动物在媒体与通俗文学上的再现》
发布时间:2025-02-26 浏览人次:

2025225日(周二)下午,法国巴黎西岱大学的白锦麟(Joachim BOITTOUT)副教授应邀为文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中国近现代动物在媒体与通俗文学上的再现》的讲座。讲座由文学院汪树东教授主持,张箭飞教授、艾士薇副教授和邓小燕副教授担任与谈人。

讲座伊始,白锦麟老师介绍了作为动物研究分支的动物史的兴起和演进,指出动物史关注“人类和生物之间共同的历史和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情感联系”,并表示此次讲座重点关注动物保护研究。基于此,白锦麟以"动物为何要走进历史叙述"为问题枢纽,开启了学术叩问。

接着,白老师聚焦1890年代末至1930年代形成的现代化动物保护与动物福利机构,勾勒出中国现代动物保护运动的形成轨迹。他特别指出,丰子恺的《护生画集》和吕碧城的《欧美之光》分别从视觉叙事与国际经验维度推动了公众的认知革新‌。

此外,讲座还聚焦于人与动物共情这一重要话题,深入剖析人类与动物之间情感表达的再现方式。白老师特别提到,关于动物是否具有情感的讨论,最常见于儿童画报之中。这些讨论不仅旨在向儿童普及动物情感的科学事实,更致力于培养儿童对动物的共情能力。

最后,白老师还分析了近代中国媒体和报刊上反对虐待动物的多种表达方式,并颇具新意地探讨了青蛙在文本中的再现。

本次讲座在热烈的学术对话中迎来尾声。在互动交流环节中,与会师生围绕动物保护议题展开多维探讨‌。整场活动在持续三个小时的思想碰撞中,彰显了动物保护议题的时代张力。讲座结束后,经久不息的掌声与意犹未尽的交流声交织在一起,共同勾勒出这场学术盛宴的独特感染力。 (文学院博士生王梦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