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萧国政教授出席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6-01-05 浏览人次:

第十七届中国语言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214-16日在澳门大学召开。萧国政教授出席会议并作题为“现代汉语‘了’的语法三个世界研究——兼论语法研究的第四个充分:论证充分”的主题报告,报告引起在场学者的强烈反响和热烈讨论。

“了”le不仅是汉语虚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而且是对外汉语教学和语法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难点问题,一直被学界认为是语法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20世纪80年代初,萧教授就开始对“了”进行探索,1998年在北京大学建校百年和《马氏文通》出版百年纪念的学术讨论会上,他首次析离出了现代汉语“了”互不包含互相对立的八种意义,其报告不仅被收录在陆俭明先生主编的《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一书中,而且诸多国内外重要专家撰文讨论。萧教授从未间断对“了”的探索,进入新世纪以来,他从组形、释义和传息语法三个世界,对“了”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对原八义进行了补充调整,并归纳出三种性质的语法抽象意义,从而探索了形式、意义和信息交互印证的语法研究理论和方法。在这次会议的大会报告中,萧教授不仅阐述了“了”的三种语法意义,展示了论证的过程及原理,而且指出“了”所涉及和展示的语法三个世界,不仅制约语言的构成和使用,也应制约语法学家的语法研究。

从乔姆斯基开始,语言学和语法学研究一直提倡“三个充分”(观察充分、描写充分和解释充分),萧教授结合研究提出了语法和语言研究的“第四个充分”(论证充分),把语法特别是语义的研究推到了更为科学的阶段。大会主席、澳门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侍建国教授和有关专家称其论证和研究方法是语义的“认知数学计算”。

会后,萧教授还应邀访问了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与相关学者及负责人进行了学术探讨和工作交流。 (万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