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古乐进课堂:一级茶艺师谢阿妹的分享
发布时间:2018-06-11
浏览人次:
分享到:
6月5日晚,国家一级茶艺师、二级评茶师、中级香道师谢阿妹应邀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生讲授茶文化并作精彩茶艺表演。晚上7点,502教室的桌上已经齐整地摆放好了全套茶具并配以禅荷两支,竖幅书法 “觉行当下”更添意趣。教室中飘荡着古筝典雅的回声,引导着同学们进入茶艺的世界。
讲座伊始,谢老师便以一个新颖的小活动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讲座期间手机暂由茶艺师保管,以换取一个精致美观的“品茗杯”。缘由是:在生活中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和手机相处,但却几乎没有和自己相处的时间。听讲座的时候把手机交上去,大家用心地去感受茶文化,把这两个小时还给自己,会有不一样的体会。随即,谢老师根据环境的布置引入茶道中的画画、插花、焚香等要素。
接着,谢老师给同学们讲授茶的起源与发展、茶的分类与功效、茶叶的储存、茶叶的鉴别、中国十大名茶等六个方面的内容。根据同学们的兴趣,老师重点介绍了茶叶的分类和鉴别。茶叶分为绿、黄、白、青、红、黑六大类,分类的标准不是茶叶或茶汤的颜色,而是制作茶叶的工艺。不同品类的茶叶发酵程度不同,由此功效也不同。鉴别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内质四因子(香气;叶底;汤色;滋味)和外形四因子(整碎;条索;色泽;净度)来判断茶叶品质的优劣。
在初步了解茶的相关知识后,进入了闻香、品茶的实操环节。谢老师先是将自己收藏的各类茶叶、茶砖递给同学,让大家亲自闻一闻不同茶叶的香气。随后谢老师亲自为听讲座的各位同学泡茶。关上灯,古琴的乐声响起,整间教室倒像是被外面的纷扰给遗忘了。同学们凝神观看老师泡茶的手法及流程,一壶茶泡好,倒入公道杯,由前来帮助的两名茶艺师为同学们斟茶。
三盏茶之后,同学们分享自己对此次茶文化分享的看法。第一位同学说这三杯茶的口感让她觉得像是人生的三个阶段。第一杯青茶铁观音,入口清爽,像是少年时的清新明快;第二杯是95年的生普洱茶,入口醇厚,苦涩中带着回甘;最后的白茶温润,倒像是“看山还是山”的豁然。第二位同学则受到整个氛围的感动,说到自己和家人虽然喝茶,却是大杯地泡,喝起来像喝水似的,并没有联想到“文化”上去。初次体会茶道,像是心灵经历了一场禅修,不仅品了茶香,更感受到了茶文化的气韵。
讲座很快进入了尾声,谢老师讲到“一期一会”,即此情此景此人的相聚在一生中只有一次。即使有机会再见面,但也不会是现在的心境了,因此我们应该用诚心珍惜当下时刻。老师还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论“初心”。无论外界如何,用心做好自己面前的一杯茶,便是传播中国茶文化最好的形式。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们也应该保持一名汉语教师的“初心”,将中国文化传播到更广阔的地方。(供稿:郑梦婷、王文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