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5日上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王云路先生做客武汉大学“长江论坛”第120讲,并在振华楼文学院501报告厅做了题为“汉语词汇的核心义”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带头人卢烈红教授主持。
报告中,王云路教授首先界定了“核心义”的内涵,阐明它是本义的抽象性特征。接着,列举了核心义的三种类型,即“物体形状的特征义”、“行为动作的特征义”、“事物状态的特征义”。随后,通过典型而丰富的例证,如“节”“吕”“管”“床”,“精”,“间”等,展现了不同类型的核心义和核心义对同源词的统摄,并揭示了核心义对词义发展的制约作用。
在互动环节,王教授又就现场学生提出的关于“反训”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反训只是释义角度不同。
王教授的整场报告暗合逻辑里“模式——实例”的科学思想,精妙见解迭出,极具理论价值,且气氛活跃,张弛有度,令在场的听众切身感受到了学术盛宴的非凡魅力。
据悉,这也是武汉大学文学院第二届“中国语言学前沿问题系列讲座”的第一场,而无疑,王云路教授的报告为此次系列讲座拉开了精彩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