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卢烈红教授、萧红教授、李广宽副教授参加“第十四届汉文佛典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1-12-16 浏览人次:

12月10-12日,由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中国语言及中文教育研究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十四届汉文佛典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共有62位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日本、美国、英国、比利时等地的学者,在线上作了23个大会报告和37个专题研讨,分享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展示了汉文佛典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最新面貌。

古代汉文佛典是人类历史上最大宗的宗教文献遗存,具有极高的历史语言学研究价值。汉文佛典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是一个从语言学和语文学的角度研究汉文佛典语言的国际性学术论坛,2002年在中国台湾嘉义中正大学举办第一届会议以来,已经成为有国际影响的重要专业学术交流平台。

卢烈红教授作了题为《禅宗语录与汉语语法史研究三题》的大会报告,针对禅宗语录语法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元明清禅宗语录对汉语史研究具有重要作用;萧红教授作了题为《以<贤愚经><杂宝藏经>为例略析北魏助词的特点》的大会报告,分析了北魏佛经助词的时代特征和文体特点;李广宽副教授作了题为《晚唐宋初宕摄合口三等字的洪音化》的分会场报告,在《碛砂藏》随函音义中发现了大量音变证据,从混切和系联两个方面证明宕摄合口三等字已经完成洪音化进程。三位老师的报告引起了与会学者的热烈讨论,反响良好。此外萧红教授和李广宽副教授还分别担任了两个分会场的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