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中国-东盟语言文化论坛举行 赵世举等出席并发言
发布时间:2021-10-13 浏览人次:

据教育部官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报道,925日,以面向社会发展和国际理解的语言文化为主题的首届中国东盟语言文化论坛在贵阳市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举行。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田学军,泰国高等教育与科研创新部副部长达努·旦特缇以视频方式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和东盟各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东盟国家驻华使节等70余名嘉宾参加论坛。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世举教授受邀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报告,中心办公室副主任覃业位老师一同参加论坛。

田学军指出,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近年来,双方人文交流合作得到更加全面、深入和成熟的发展,在语言文化领域不断拓展合作空间,语言教育教学合作发展迅速。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语言文字工作,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文字事业发展之路。“十四五”时期,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切实满足人民对优质语言教育和语言服务的需求。中国倡导尊重各国语言文化的特色和优势,互学互鉴、取长补短,促进各种文明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进步发展提供精神力量,为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达努·旦特缇表示,泰国与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友好历史,始终坚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相互支持。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泰国“东部经济走廊”战略的共同推动下,两国人民进一步互相了解文化、互相学习语言,彼此尊重、求同存异、共谋发展,语言文化交流不断走向深入,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区域繁荣发展留下一系列佳话。

随后,赵世举教授做了题为《疫后国际中文教学的发展与中国-东盟“语言社区”的建构》的主旨报告。他指出,由于近年来世界风云变幻,国际中文教学事业遭遇严峻挑战,但也伴有新的机遇。在中外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国际中文教学因势革新,推出了许多新举措,有了新发展。近年来疫情和自然灾害对人类的严重侵害表明,人类是命运共同体,迫切需要加强团结和合作。语言作为社会的纽带和人心的桥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方面大有作为。他提出,中国一东盟由于地缘和情缘深厚,事实上已经自然形成了一个语言文化多样而又关系密切的“语言社区”,需要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营造和优化这个社区,让本社区的所有居民都能共享社区的各种语言文化和语言服务,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据了解,这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首次设立语言文化分论坛。旨在推动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的语言文化交流合作,为解决当今世界广泛关注的语言问题提供智慧,促进不同语言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国教育部语信司司长田立新、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王奇、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文秋芳等来自中国和东盟各国政府的官员、学者及东盟国家驻华使节等,围绕语言在促进国际理解中的地位和作用、语言文化多样性与语言保护、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文化传播、后疫情时代语言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国家语言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语言与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另据了解,赵世举主任和覃业位博士还先后出席了由中国外交部、中国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主题为“知行合一——共建可持续发展合作的教育愿景”的2021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以及国家语委科研机构建设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在交流周开幕式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作视频致辞,老挝副总理宋赛、印尼人类发展与文化统筹部长穆哈吉尔、东盟秘书长林玉辉及东盟有关国家教育部部长、驻华大使,贵州省委书记谌贻琴及外交部、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通过视频或线下方式出席。(辛海霞据教育部官网等综合整理)